 |
五部門發文規范醫療護理員,護工、月嫂培訓有了國家標準 |
來源:djyaj 發布時間:2019-09-26 瀏覽:2579次
|
醫療護理員不屬于醫療專業人員,嚴禁從事專業技術性工作。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今后,為有需求的患者、老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生活照護的醫療護理員,需培訓后方可上崗。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五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和《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試行)》,首次建立醫療護理員培訓的國家標準。
>>>> 依托醫學院校、職校等開展培訓工作 <<<<
醫療護理員與護士并不相同。通知重申,醫療護理員主要從事輔助護理等工作,并不屬于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并明確提出,嚴禁醫療護理員從事醫療護理專業技術性工作。
通知提出,醫療機構應當使用培訓合格的醫療護理員從事相應工作,合法、規范用工。
培訓對象為擬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或者正在從事醫療護理員工作的人員,培訓對象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身體健康、品行良好、有責任心、尊重關心愛護服務對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溝通能力。
通知要求,各地可以依托轄區內具備一定條件的高等醫學院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行業學會、醫療機構、職業培訓機構等承擔醫療護理員培訓工作。要按照《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試行)》積極開展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對患者提供輔助護理服務的職業技能。
為加強醫療護理員的規范管理,通知明確了醫療護理員的職責。在醫療機構內,醫療護理員應當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對服務對象提供生活照護、輔助活動等服務;在社會和家庭中可以提供生活照護等服務。
>>>> 護理老人、嬰兒實踐培訓不少于100學時 <<<<
記者注意到,《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根據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的不同,將培訓分為三類。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今日(8月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說,《培訓大綱》重點針對三類人員。一類是醫院護工或護理員,通過培訓為住院患者提供規范的護理服務。在此基礎上,針對社會需求提出了老年醫療護理員、產婦和新生兒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內容。
培訓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其中,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總時間不少于12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不少于40學時,實踐培訓不少于80學時。
以老年患者、孕產婦和新生兒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員培訓總時間不少于150學時,其中理論培訓不少于50學時,實踐培訓不少于100學時。
培訓目標方面,《培訓大綱》明確,老年患者醫療護理員經過培訓,應掌握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及照護要求,以及老年人營養需求和進食原則,常見疾病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等。孕產婦和新生兒醫療護理員經過培訓,應掌握產婦的生理、心理變化,掌握新生兒的日常照護等。
近年來,除面向住院患者的護理外,社會上針對失能老人、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需求也在增加。
焦雅輝指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近2.5億人,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呈現龐大而剛性的需求。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服務的從業人員數量不足,缺乏規范的培訓。
此外,二孩政策出臺后,新媽媽、準媽媽以及剛出生的嬰兒對于月嫂或 育兒嫂的需求也比較大。但部分從業人員沒有經過規范培訓,對產婦或孩子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后果。
她表示,雖然在我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有醫療護理員工種,但全國尚無規范培養醫療護理員的相關政策,亟待制定出臺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和規范管理的相關政策,指導各地加快培養醫療護理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