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的寶寶既可愛又淘氣,同時也具有很強的探索精神,父母只要助其一臂之力,他就能夠學會更多的新本領,還會變得更加聰明活潑。那么,5個月寶寶如何訓練各方面的能力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五個月寶寶能力訓練指南

1.翻身訓練
翻身可以帶動全身的肌肉進行活動,如果寶寶到了5個月的時候還不能很好地翻身,媽媽或爸爸就應該加緊訓練寶寶翻身?梢栽诖采、沙發上或在地上鋪好毯子進行訓練,先讓寶寶仰臥在上面,媽媽再拿一個色彩鮮艷的,寶寶從來沒有看到的新玩具逗他(她),當寶寶想抓玩具時,就將玩具向左側或右側移動,這時的寶寶要想抓到玩具,不僅頭會隨著玩具轉,而且也會因伸手夠玩具而帶動上身和下身也跟著轉,經過如此多次練習,寶寶的全身就自然而然地翻過來了。
2.匍行訓練
5個月的寶寶趴著的時候,已經能神氣十足的挺胸抬頭,有時還會胸部離床,將上身的重量落在手上;有時甚至雙腿也離開床鋪,身體以腹部為支點在床上打轉。這時,媽媽或爸爸可以用手抵住寶寶的足底,并用色彩鮮艷的玩具在前面引逗,寶寶就會以足底為基點,用上肢和腹部的力量開始向前匍行。如果媽媽或爸爸放開抵住寶寶足底的手,這時的寶寶如果越往前使勁,由于失去了足底的基點,在手部力量的作用下,身體反而越向后面匍行。如此反復練習,寶寶很快就會爬行了。需要注意的是,床上鋪的東西不要太光滑,應該即平整又有質感,這樣便于寶寶匍行。
3.靠坐訓練
媽媽或爸爸將寶寶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椅子上,讓寶寶練習靠坐,如果寶寶自己靠坐有困難,媽媽或爸爸先用手扶住寶寶,等寶寶坐的比較穩了再把手拿開。這樣的靠坐練習,每日可連續數次,每次10分鐘左右。
4.腳部訓練
由于寶寶的下肢較短而且腿部柔軟,所以一抬腿可到達臉部,有時甚至把大腳趾抱起來吸吮。這時媽媽或爸爸可以讓寶寶練習仰臥抬腿的動作,在寶寶腳部的上方放些玩具讓他(她)踢。媽媽或爸爸也可以用兩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站在你的大腿上,使寶寶保持直立的姿勢,引逗寶寶雙腿跳動,每日反復練習幾次。此外,還可以多做有利于下肢活動的嬰兒體操。
二、五個月寶寶感知能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不僅頭已豎得很穩,而且視野也更加擴大,對周圍環境的事物開始表示出濃厚的興趣。根據寶寶的這個發育特性,媽媽或爸爸就可以對寶寶進行感知能力的訓練。
1.視覺感知訓練
對寶寶的視覺感知訓練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在日常生活中,爸爸或媽媽要經常把寶寶所看到的物體,盡量用語言來強調指出,以便使寶寶把能夠聽到的、看到的與感覺到、認識到的東西聯系起來。比如寶寶喜歡看燈,媽媽或爸爸就可把臺燈擰亮又擰滅,逗引寶寶的視線落在臺燈上,然后告訴寶寶說這叫“燈”,說“燈”字時口型要明顯,發音要準確、清晰,使寶寶把聲音和發亮的物件聯系起來,以后媽媽或爸爸再說到燈時,寶寶就會自己抬頭看燈了。
2.聽覺感知訓練
訓練時,媽媽或爸爸可以先拿一些可以發出響聲的玩具,弄出響聲讓寶寶注意傾聽。等寶寶有了反應之后,媽媽或爸爸從寶寶身邊走到另一個房間或躲在寶寶臥室的窗簾后面,叫著寶寶的名字讓寶寶尋找。如果寶寶找不到,媽媽或爸爸可以露出頭來吸引寶寶,直到寶寶注意為止。進行這種聽覺感知訓練,聲音要由弱到強,距離要由近到遠,循序漸進地鍛煉寶寶的感聽覺知能力。
3.觸摸感知訓練
在訓練前,細心的媽媽或爸爸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平時最愛看什么,對什么東西最感興趣,從中找出寶寶最喜歡的東西讓寶寶觸摸。比如木制的玩具、鐵制的玩具或絨毛玩具等。在對上述各種玩具練習觸摸的手感基礎上,再找出平絨、粗棉布、勞動布、針織品等各種材質的織物,縫成一個個墊子,墊在寶寶身下,不僅讓寶寶用小手摸來摸去,還要讓寶寶的身體在上面蹭來蹭去,體會和感覺各種布料的不同質感。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寶寶的身體在具有化學纖維成分的小墊子上磨蹭時間過長,以免刺激皮膚。
在觸摸感知訓練時,寶寶可能會不厭其煩地重復某一動作,經常故意把手中的東西扔在地上,然后揀起來再扔,有時能反復好多次。還有時把一件物體拉到身邊,推開后再拉回。對此,媽媽和爸爸不要擔心,寶寶的這種反復動作是5個月寶寶的一個正常發育特點,他(她)是在利用這種反反復復的動作顯示自己對外界物體的控制能力。
4.音樂記憶力訓練
第五個月的寶寶,對音樂已經具有初步的記憶力,不僅能夠表現出明顯的情緒,并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配合著音樂的節拍擺動四肢。這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節奏明顯的兒歌,雖然他(她)還不懂兒歌的意思,卻喜歡兒歌那歡快的節奏和有韻律的聲音。在音樂記憶力訓練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反復聽一首兒歌,如果有條件的話,可用畫有相應形象的彩色圖片或實物與兒歌配合,比如給寶寶放“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并讓寶寶看這些圖片,爸爸或媽媽做相應的解說,這樣就可以做到聲、物、情融為一體,極大的調動寶寶的興趣和愉快的情緒,使記憶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強化。此外,還應給寶寶聽一些模仿動物的叫聲或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種音響,以豐富寶寶的音樂范圍。
三、對5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訓練
1.努力創造豐富的環境刺激
父母應盡可能提供不同的東西、不同的景象,任他看、任他玩,要避免讓嬰兒一天6、7個小時自己玩或待在床上。如果經常抱起寶寶在室內走一走,看一看。一邊看,一邊告訴他各種物體的名稱——這是桌子、沙發、電視機……或者讓寶寶坐在小車里,到戶外逛一逛,看看飛過的小鳥,院子里的綠樹鮮花等,逐漸幫助寶寶在語言和實物之間建立最初的聯系,同時幫助寶寶開闊眼界,豐富知識。
2.發展寶寶的感覺動作技能
感覺動作技能是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和觸覺)與肌肉活動的聯合,它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重要表現。父母親主要應鍛煉寶寶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
手在寶寶智力發展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5、6個月的寶寶在拿東西的時候,會先用眼睛去看,然后很快地、很準確地伸手去拿。爸爸媽媽可以通過多種玩具和游戲促進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如布娃娃、小球等各種可抓握的玩具,開展抓、握、扔、拍等游戲。也要有意識地教孩子自己用小手扶奶瓶,往嘴里送奶嘴,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眼耳協調能力
這是指寶寶聽到附近的聲音,轉動眼睛和身體的能力。經常在不同的位置播放音樂磁帶,或者與寶寶說話,幫助寶寶自如、準確地找到聲源,都可以鍛煉孩子的眼耳協調能力。
3.營造愉快溫馨的情感氣氛
父母的愛是促進寶寶智力成長的動力。5個月的寶寶喜歡對人微笑,你應該以動人的微笑和親吻回報他。他還喜歡任何東西包括自己的腳趾頭都放到嘴里“品嘗”,父母千萬不要對他進行嚴厲地訓斥和制止。只要把那些“美味”清洗干凈,保證安全,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寶寶的這些行為,因為這是他們對環境和自身的探索。正是你欣賞和鼓勵的目光中,寶寶一天天成長,一天天聰明起來!
四、5個月寶寶早教的誤區有哪些

寶爸寶媽們都想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所以總是早早就開展早期教育。但是早期教育寶寶要考慮到寶寶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不然可能會出反效果哦。一些媽媽走進了5個月寶寶早教的誤區,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反而還令寶寶抗拒,影響媽寶的心情。下面我們看看5個月寶寶早教的誤區。
誤區一:早教是讓孩子更聰明
在早教中心,一位家長的咨詢的問題很簡單,來這里會讓我的孩子更聰明嗎?事實上,類似這位家長的問題,在機構接待的過程中遇到的并不少,很多家長更是直截了當的詢問,早教中心能讓孩子學會多少個單詞,教不教唱歌、舞蹈這些內容。
誤區糾正:對于早教的效果,家長往往會存在誤區,例如教學的內容,并不是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而是通過各種游戲來鍛煉孩子的能力和性格。至于會不會讓孩子更聰明這個問題,早期教育絕不是神童教育,早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全面培養孩子的基本素質,為他將來不管是在哪個層面工作,不管是從事什么職業和事業,為個人的創造和幸福打下基礎,這是家庭早教之目的。
誤區二:早教效果價錢說了算
俗話說孩子的錢最好賺,現在眾多早教中心不僅水平良莠不齊,收費更是千差萬別,一節課收費從幾十元到四五百元。不同的收費自然在很多的家長心目中容易出現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越貴的早教中心,效果會越好?